“在市政协调研组的协调下,高标准农田整治将众多小堰整合修葺成了一口大堰,往后抗旱再也不用为水源发愁了。”
(资料图)
夏风轻拂,近万亩的高标准秧苗田集中连片,荡漾出层层绿浪。站在秧田边上,湖北省当阳市庙前镇民天米业公司总经理、秋慕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尚春霞满脸欣喜。
近年来,湖北省当阳市探索“高标准农田+”建设理念,坚持按市场主体需求个性化设计,引导耕地规模流转,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6.69万亩,有效促进了村集体及村民持续增收。
“这田间小堰太多,抗旱不便于取水,能否整合成一口大堰?”“沟渠护坡采用生态绿化模式比混凝土浇灌更能涵养水源。”“能否将村里的种粮大户都集聚到项目整治区,进一步壮大种粮规模?”“鄂香2号水稻品种我们种了很多年,一直都想寻求与土壤、气候相匹配的覆盖中高端市场的水稻新品种。”饱含粮食情怀的尚春霞脑子里装满了问题。
近年来,当阳市政协创新思路,积极探索委员发挥主体作用、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新路径。时逢市政协农业农村委组织界别委员聚焦“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粮食安全”下沉调研,见到调研组,尚春霞一股脑将问题托出。
调查研究的目的,是在找准问题的基础上精准施策解决问题。靶向问题解决,市政协调研组没有耽搁,直接把界别调研协商搬到了高标准粮田现场。
“我们来与设计单位沟通,将众多小堰整合整治成大堰,聚小成大,便于取水抗旱。”“建议采用尚理事长的建议将沟渠护坡设计成生态绿化护坡,走绿色生态发展路径。”市政协委员、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杨波率先建言。
“尚理事长的建议很有针对性,我们将协调村将更多种粮大户集聚到高标准粮田整治区,立足龙头企业+合作社+村集体+种粮大户,打造稻米产业集群,走规模化、集群化、智能化、产业化的现代粮食产业发展之路。”市政协庙前联络组组长胡志说。
“我们已与省农科院联系对接了很多次,近期将引进新的水稻品种现场试验示范,以期选准更能适应中高端市场的水稻品种。”农技人员詹敬华说。
“界别调研协商目的就是聚焦界别专业问题,有针对性的协商、研判并予以解决,我们要迅速行动确保协商建议尽快落实,更好服务界别群众,最大限度保障种粮效益。”市政协农业农村委主任许晓荣说。
田埂上,中午时分的烈日甚是烤人,但界别调研组的协商却如火如荼。
“窝在我心里许久的疙瘩今天算是解开了,感谢市政协调研组一线协商问诊并开出良方,让我们市场主体立足现代化理念经营粮食产业的信心更足了。”尚春霞满怀感慨。(柯莉)